常用香料丨木槵子、芥子、龙涎香、麝香

木槵子树高七八米,夏季会开黄色小花,开花之后结果实,外形圆润,果皮坚硬;里面有种子,颜色黑且坚硬,可以作为念珠。

在《木槵子经》中也以木患子作念珠以之为信佛修行的辅助工具:

“若欲灭烦恼障、报障者,当贯木槵子一百八,以常自随。”

经中说如果要灭除烦恼,消灭烦恼障、报障的人,应当以木槵子穿成一百零八颗念珠,当随身携带。

佛教常用香料

芥子

““””

芥子,产地在非洲、亚洲,可以用来制作芥子油,也作香料之用。

《增广本草纲目》卷第二十六中记载:

“白芥子粗大,白色如白粱米,甚辛美,烧烟及服避邪魅,入镇宅方用。辛能入肺温能发散,故有利气豁痰、温中开胃、散痛消肿、避恶之功。”

芥子颜色有白、黄、赤、青、黑之分,体积微小,所以经常被用来比喻极小的东西,例如:“芥子容须弥,毛孔收刹海”就是于佛典中经常用来消融大小对立概念的譬喻。

而“芥子投针锋”则是比喻极难得之事,芥子与针锋都是非常微小之物,如北本《涅槃经》卷二中说,佛陀出世的难得,犹如芥子投针锋。

《金光明最胜王经》卷七中,将芥子与莒蒲、沉香等,共同列为三十二味香药之一。

佛教常用香料

龙涎香

““””

龙涎香是抹香鲸的分泌物,遇热就会散发出异香,是调制合香中极佳的珍贵香料。

龙涎香的最主要用途在于调制合香,添加了龙涎香可以使香烟凝聚而不易飘散。

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龙涎方药鲜用,惟入诸香,云能收脑麝,数十年不散,又说焚之则翠烟浮空,出西南海洋中,人说是春天群龙所吐涎沫浮出,番人采得贩售,每两千钱。

其中并记载龙涎香的形状,也有从大鱼腹中剖得此香,其形状初若脂胶,黄白色,干则成块,黄黑色,如百药煎而腻理,久了则呈紫黑色,如五灵脂而光泽,其形体轻飘似浮石而腥臊。

焚烧龙涎香用量极少,只要如一豆大的用量,就会有异香。

其最大的特色是能聚烟。将它与其他的香品混合,燃烧时有助于“翠烟浮空,结而不散”。

而在《岭外代答》卷七中记载:“龙涎于香,本无损益,但能聚烟耳。和香而用真龙涎,焚之一铢,翠烟浮空,结而不散。座客可用一剪分烟缕,此其所以然者,蜃气楼台之余烈也。”

在这段记载中说明了龙涎香的最主要用途在于调制合香,添加了龙涎香可以使香烟凝聚而且不易飘散。

龙涎香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,大约是初唐时期,唐高宗永徽二年(公元651年),由阿拉伯贡入中国。

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描述悟真寺的景色诗句有:“泓澄最深处,浮出蛟龙涎。”一句,其中“蛟龙涎”就是龙涎香。

龙涎香的等级在《诸番志》同时代的《游宦纪闻》曾记载:

龙出没于海上,吐出涎沫,有三品:一曰泛水、二曰渗沙、三曰鱼食。

泛水,轻浮水面,善水者伺龙出没,随而取之。渗沙,乃被涛浪、漂泊洲屿,凝积多年风雨浸摇,气味尽渗于沙土中。鱼食,乃因龙吐涎,鱼竞食之,复化作粪散于沙积,其气腥臊。惟泛水者可入香用。

其中龙涎香可以分为泛水、渗沙、鱼食等三种等级,其中“泛水”,也就是漂浮于海面上的龙涎香,为上品。

早在十一、十二世纪,宋代的海外朝贡品的项目中就有龙涎香。

例如:天禧元年(公元1017年)自三佛齐得龙涎香一块十八公斤。熙宁四年(公元1071年)自大食勿巡国得龙涎香,同年从层檀国得白、黑龙涎香。

由于龙涎香的价格极为昂贵,所以也常有赝品。在北宋时就有辨别龙涎香真伪的方法。

当时的商人说:“龙涎香如果浮于水则鱼会集中,如果用来熏衣则香不竭。”

佛教常用香料

麝香

““””

麝香,是公麝香鹿在发情时,于腹部香囊所分泌出的香素,以此来吸引异性。

在《金光明最胜王经·大辩才天女品》卷七中记载,麝香为三十二味香药之一,音译莫迦婆侧。

《慧琳音义》卷十九中也说:“麝香,兽也,似獐而处深山险径中。雄者,口有牙,脐中有香:雌者,无牙亦无香。”

佛陀并以麝香黄人来比喻与善知识亲近久了之后,随顺染上良善的习性,能成就广大善名,世尊并以偈颂来比喻这种情况:

“若有手执沉水香及以藿香、麝香等,须臾执持香自染,亲附善友亦复然。”

编辑 | 远山

古画 | 《销闲清课图卷》明.孙克弘 绘

责编 | 明月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为什么小米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卡顿现象?
海立压缩机和美芝压缩机哪个好,海立压缩机质量怎么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