歉
拼音
qiàn
部首
欠
总笔画
14
简体部首
繁体部首
结构
左右
五笔
UVOW
仓颉
TCNO
四角
87282
笔顺
捺撇横折横横竖竖撇捺撇折撇捺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歉qiàn(ㄑ一ㄢˋ)
1、觉得对不住人:歉意。歉疚。抱歉。道歉。
2、
2、收成不好:歉年。歉岁。歉收。以丰补歉。
UNICODE歉字UNICODE编码U+6B49,10进制: 27465,UTF-32: 00006B49,UTF-8: E6 AD 89。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汉英互译apology、regret
相关字词丰
造字法形声:从欠、兼声
Englishdeficient, lacking, insufficient
康熙字典
歉【辰集下】【欠部】康熙笔画:14画部外笔画:10画
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苦簟切,音嗛。《说文》食不满也。《博雅》少也。《宋书·明帝诏》岁久不登,公私歉敝。《文中子·立命篇》仁生于歉,义生于丰。
又《玉篇》恨不出也。
又《广韵》苦减切《集韵》口减切,音槏。
又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口陷切,音䫡。义同。《博雅》贪也。一曰歉喙。
又《集韵》《韵会》《正韵》诘念切,音傔。义同。《韩愈·喜侯喜至诗》孟生去虽索,侯氏来还歉。叶上店、验,下豔、赡。《正字通》经传子史,歉嗛傔谦慊惬嫌,差互各出,无定诂。《孟子》吾何慊乎哉,《穀梁传》一穀不升谓之嗛,则以慊、嗛爲歉。《大学》此之谓自谦,则以谦爲慊。《汉书·文帝诏》人民未有㥦志,《史记》作嗛志,则以嗛爲㥦。《相如·封禅书》陛下嗛让弗发,则又以嗛爲谦。《孟子》行有不慊于心则馁,则又以慊爲惬。《吕览·知士篇》可以傔齐貌辨者吾无辞爲也,则又以傔爲慊。《荀子》信而不处谦,则又以谦爲嫌。诸如此类,皆传写错乱,义难强通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歉【卷八】【欠部】
歉食不滿。从欠兼聲。苦簟切
说文解字注 (歉)歉食不滿也。歉疑當作嗛。謂口銜食不滿也。引伸爲凡未滿之偁。穀梁傳曰。一穀不謂之歉。古多假嗛爲歉。从欠。兼聲。苦簟切。七部。
音韵方言
方言集汇◎ 客家话:[客语拼音字汇] hiab6 kiab5 kiam4 [宝安腔] kiap7 hiap7 [客英字典] kiap7 [海陆丰腔] kiam1 kiap7 [东莞腔] kiam5 [台湾四县腔] kiam1 kiap7 [梅县腔] kiap7
◎ 粤语:him3 hip3
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歉 兼 談 歉 kʰreːms 校本右從攴 歉 兼 談 㦿 kʰreːmʔ 歉 兼 談 嗛 kʰeːmʔ 歉 兼 談 無 kʰeːms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等 呼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歉 嗛 苦簟 溪 添 忝 上聲 四等 開口 添 咸 上五十一忝 kʰiem kʰiem kʰem kʰɛm kʰem kʰem kʰɛm qian3 khemx qeem 食不飽又苦減切 歉 㦿 苦減 溪 咸 豏 上聲 二等 開口 咸 咸 上五十三豏 kʰăm kʰɐm kʰɐm kʰɐm kʰɣɛm kʰɯæm kʰəɨm qian3 khremx qaaem 食不飽 歉 歉 口陷 溪 咸 陷 去聲 二等 開口 咸 咸 去五十八陷 kʰăm kʰɐm kʰɐm kʰɐm kʰɣɛm kʰɯæm kʰəɨm qian4 khremh qaemm 歉喙口陷切又口咸切二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修正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修正 音譯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歉 ꡁꡦꡏ
khÿam kʼjɛm 上聲 歉 ꡁꡦꡏ
khÿam kʼjɛm 去聲 歉 ꡁꡨꡏ
khyam kʼjam 去聲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歉 欠 溪 廉纖齊 廉纖 去聲 齊齒呼 kʰiɛm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歉 歉 苦簟 二十二琰 鹽 上聲 歉 歉 詰念 二十二豔 鹽 去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歉 慊 曉 劫 第二十兼檢劍劫 陰入 不足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