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IPO费用全解析:不同募资规模下的成本明细
基于2020年至2021年10月A股及精选层上市企业数据,全面梳理发行费用构成与变化趋势
登陆资本市场是众多企业的战略目标,IPO不仅能带来股权或债券融资机会,还能显著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。然而,上市过程耗时长、成本高,企业需全面评估相关费用,科学规划“上市经济账”
企业IPO发行费用主要包括承销保荐费、审计费、法律费、信息披露费及其他杂项支出,其中承销保荐费占比最高,是影响总成本的关键因素
A股IPO费用分析(2020年1月1日—2021年10月31日)
该期间内,A股共798家企业完成首发上市,涵盖创业板(266家)、科创板(282家)、上交所主板(166家)和深交所主板(84家)
整体来看,798家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22.99倍,募集资金总额中位数为5.77亿元、平均为11.07亿元;发行费用中位数为6620.42万元,其中承销保荐费用中位数为4244.75万元,承销保荐费率中位数为7.26%
发行费用区间从0.17亿元至7.15亿元不等,承销保荐费最高达6.92亿元,审计费与法律费也随募资规模增长呈上升趋势
根据募集资金规模划分为五个档次,具体费用情况如下:
募资≤3亿元(87家):发行费用中位数4513.05万元,承销保荐费中位数2855.71万元,费率中位数12.09%;审计、法律、信披费用平均分别为821.79万元、428.71万元、457.76万元
3亿—5亿元(236家):发行费用中位数5099.15万元,承销保荐费中位数3229.94万元,费率中位数8.17%;三项专业费用平均分别为812.53万元、447.40万元、467.60万元
5亿—10亿元(286家):发行费用中位数6722.59万元,承销保荐费中位数4724.62万元,费率中位数7.06%;三项费用平均为951.01万元、515.01万元、485.85万元
10亿—30亿元(155家):发行费用中位数1.01亿元,承销保荐费中位数7880万元,费率中位数5.66%;三项费用平均为940.35万元、528.97万元、482.75万元
>30亿元(34家):发行费用中位数1.68亿元,承销保荐费中位数1.44亿元,费率中位数2.86%;三项费用平均为1097.93万元、676.78万元、521.24万元
数据来源:大象研究院
精选层上市费用分析(截至2021年10月31日)
同期,精选层共有68家企业上市,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21.07倍,募集资金中位数1.92亿元、平均2.28亿元;发行费用中位数为1656.29万元,其中承销保荐费中位数1055.39万元,费率中位数6.84%
因整体募资规模较小,企业被分为四档:
募资<1亿元(13家):发行费用中位数1121.88万元,承销保荐费中位数570.75万元,费率中位数8.20%;审计、法律、信披费用平均为218.46万元、111.49万元、26.78万元
1亿—3亿元(43家):发行费用中位数1662.01万元,承销保荐费中位数1061.13万元,费率中位数6.63%;三项费用平均为231.31万元、129.77万元、38.68万元
3亿—5亿元(8家):发行费用中位数3088.73万元,承销保荐费中位数2527.74万元,费率中位数6.75%;三项费用平均为325.23万元、112.66万元、30.57万元
>5亿元(4家):发行费用中位数3725.72万元,承销保荐费中位数3481.81万元,费率中位数5.18%;三项费用平均为209.91万元、191.23万元、60.38万元
数据来源:大象研究院
趋势与建议
A股与精选层承销保荐费率中位数均在7%左右,但由于A股企业募资规模和业绩体量显著更大,整体发行费用远高于精选层(北交所)
承销保荐费用随募资额增加而绝对值上升,但费率呈现“规模效应”——募资越多,费率越低,反映大型项目单位成本更具优势
拟上市企业不仅需满足财务指标,更应系统规划资本路径,清晰传达战略定位、市场空间与增长潜力,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IPO被否
建议企业在选择保荐机构时,重点考察其行业经验、团队专业性、资源匹配度及沟通协调能力,并全面评估上市过程中的财务、时间与机会成本,择机启动IPO进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