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开天眼”的记载,透露出古人对眼睛的敬意。他们希望通过第三只眼睛,洞穿世间的一切。事实上,这样的眼睛崇拜在许多文化里都能找到影子。
古埃及,在死者的棺椁上,常常会看到一种名为“荷鲁斯之眼”的符号。据说,荷鲁斯本是皇室的正统继承人,然而,就在他出生前,叔叔赛特杀害了他的父王,夺了王位。等他长大成人,便杀回王宫,与叔叔赛特争夺王位。过程中,荷鲁斯的眼睛出事了——他的左眼被赛特挖了出来。不过他越挫越勇,最终还是打败了邪恶的叔叔,夺回了王位。随后,孝顺的荷鲁斯把这颗魔法之眼献给他的父亲——木乃伊始祖、冥界之奥西里斯,希望可以让他复原重生。古埃及人将荷鲁斯之眼作为护身符,描绘在死者的棺椁上,认为可以保护死者在地下通往永生的路上不受伤害。
此外,罗马出土了眼睛纹式琉璃珠,叙利亚泰勒布莱克地区出土了石雕眼睛偶像……它们都指向了一种古老的原始信仰——眼睛崇拜。
EH·贡布里希说,“原始艺术里,眼睛是一种普遍性形象。它具有让人恐惧、尊神压邪的功能。”在古时,人们不懂月亮是如何围绕地球旋转的,不明白太阳为何东升西落。宇宙,是神秘未知的。于是,他们长久地望向天空,希望可以通过双眼,看清人间苦乐的奥秘……
三种眼睛
三星堆人的特有造型
近年来,随着考古发掘的继续,中国中原地区出土了一些将眼睛造型作为重要载体的青铜人物形象。然而,当三星堆的青铜面具面世时,大家依然被震惊了。面具上,眼球极度夸张,瞳孔部分呈圆柱形向外凸出16.5厘米,这样的大眼睛摄人心魄,令人望而生畏。
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赵殿增说,除了青铜面具外,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数十对眼形铜饰件,每件边角处都有两到四个小孔,证明“眼”是组装在其他质地的面具、神像、器物或者物件之上的。为了凸显眼睛的作用,还专门用了铜来制作。
有专家研究三星堆的眼睛造型,认为整体上都注重神似,都突出浓眉大眼及威严肃穆的神态,但却没有完全相同的。他们将三星堆的眼睛造型分出了三类:
第一类是青铜面具上的纵目(凸目)造型,这种特殊的类型印证了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中那一段半人半神的记载:“有蜀侯蚕丛,其目纵,始称王”。
据传说,蚕丛是蜀地最先强大起来称王的部落代表。蚕丛的形象在蜀地广为流传,影响着人们的习惯心理,从而逐渐演化成蜀民族及其他居于蜀地的人们的祖先神。
第二种造型是瞽目,即是眼睛中间只有一条横向棱线,没有眼珠或瞳孔。这一类眼造型占大多数,但是尽管其基本特征相同,却依然造型各异,如栗立眼、杏仁立眼、橄榄形立眼、三角形立眼及丹凤眼等。这些眼睛的形态均突出于眼眶,仿佛居高临下地用心灵审视着下面的人群,一种神的气势不怒而威。
第三种造型是圆(睁)目,这是这些眼睛造型中较少的一类,这些双目圆睁的造型在写实方面高于上述两类,但他们的威慑作用却仿佛仅仅停留在表面,而远没有前两类那样深入心扉,显示出了明显的身份的不同。
三星堆的青铜人物雕像群形成了一个阴森、威严、凝重、恐怖而又庄严肃穆的巨大空间,充溢着令人望而生畏的神秘气氛。其中,对眼睛细节的夸大与变形,展现出了特殊的艺术效果。赵殿增认为,在已知的各古代文明之中,还没有哪个民族有如此强烈崇拜眼睛的传统观念。这正表现了蜀人对以“纵目”为主要特征的始祖神蚕丛的崇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